-
常州市的名字来源于其历史和地理特征。
1. "历史渊源":在春秋时期,常州地区属于吴国,当时称为延陵。延陵是吴国公子季札的封地,季札以德行著称,被后人尊为“延陵季子”。后来,常州地区因为季札的封号而被称为延陵,后逐渐演变为“常州”。
2. "地理位置":常州位于长江三角洲中部,长江下游南岸,太湖平原西部边缘。因地处长江与太湖之间,水路交通便利,自古就是江南地区的重要城市。
3. "特别意义": - "文化意义":常州历史悠久,文化底蕴深厚,是江南文化的重要发源地之一。季札的故事和德行成为常州的文化象征。 - "地理意义":常州地处长江和太湖之间,地理位置优越,水路交通便利,有利于经济发展。 - "经济意义":常州是中国重要的工业基地之一,拥有较为发达的制造业和纺织业,是中国经济的重要支柱之一。
综上所述,常州市的名字蕴含了丰富的历史、地理和文化意义。


举报 -
常州,原称“龙城常州”。据史料记载:常州城墙最早建于西晋太康年间(280一289),唐时建“内子城”,城周长约2余里,五代十国时,又筑“外子城”,至明洪武二年的1080年间,先后修筑过四道城墙,常州民间曾流传这样的歌谣;“里罗城,外罗城,中间方形紫禁城,三套环河四套城。”清光绪《武阳志余》也有记载“吾郡古号龙城”。此意为常州“地有龙形,故曰龙城”之说。
还有传说常州古有龙气,南北朝时期常州出了齐、梁两代15个皇帝,所以又说常州为龙城。
清乾隆皇帝六次巡视江南,三次到常州天宁寺掂香礼佛,并御笔题写了“龙城象教”的匾额。
常州历史悠久,几经变迁,1949年4月23日,武进解放划近郊设常州市,1958年镇江专区改为常州专区,1962年为江苏省辖市。
举报 -
举报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