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个仔后
常州官宣不放秋假!
家长群瞬间炸锅
“江苏鼓励放”文件还热乎,常州一句“暂无安排”直接泼冷水。杭州娃已打包行李,准备连休11天,常州爸妈只能把攻略删到回收站。
别急着骂教育局抠门,他们算的是另一笔账:多放3天,学校得重新排课、老师得加班调休、企业得批育儿假,财政还要掏钱补贴托管。一句话,放假不是“多印几天日历”,是牵一发动全身的系统工程。
杭州敢吃蟹,是因为家底厚:文旅收入占GDP超12%,地铁直达千岛湖,民宿密度全国前三,娃放假=爸妈掏钱,钱直接落进本地口袋。常州文旅占比不到8%,多放三天,家长可能直奔隔壁南京迪士尼,GDP秒变“为他人作嫁”。
再说家长结构。杭州互联网大厂扎堆,带薪年假+居家办公是标配,爸妈轮流带娃不心疼。常州制造业硬核,流水线少一人就少一颗螺丝,请假等于扣全勤。学校敢放假,家长先罢工。
所以“不放”不是懒政,是钱包和产业结构投票的结果。春秋假就像学区房,听起来很美,买得起的人不多。
真正该问的是:当消费刺激遇上民生账本,到底谁该为“假”买单?如果只有富裕城市配得起诗与远方,那政策是不是变相制造新的教育鸿沟?
放假这事,最怕“一刀切”,更怕“切不到”。与其眼红杭州,不如盯紧自家财政局:钱包鼓了,假自然来。
——有钱才敢任性,没钱只能认命,你同意吗?
